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动态>> 各省动态

南昌投资4.8亿新建垃圾处理厂

[2012-04-20]      来源:

今年南昌十大城市管理项目将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纳入了其中,从而加大生活垃圾减量化的处理。南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进贤县,是南昌第二座垃圾处理场,总投资4.8亿元,预计2014年投入使用,建成后的发电厂年处理生活垃圾将达40万吨,年发电量1.2亿度。

目前,江西省南昌各县区的生活垃圾主要运往位于经开区的麦园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据悉,这几年来,该垃圾处理场需要填埋的总量已达2100吨/日,超出1997年建场时设计总量的两倍多。

麦园垃圾填埋场承担着南昌四县八区垃圾处理的任务,而生活垃圾的处理也主要是依靠掩埋式的处理。作为南昌首座垃圾处理场,垃圾处理的总量远远超过了当年建场规划的处理总量,超负荷的垃圾处理也将导致整个处理场寿命的缩短。

“1997年建场时,规划处理垃圾1000吨/日,可日益增多的垃圾已达2300吨/日的处理总量,还不包括餐厨垃圾。”南昌市城管委肖姓经办人表示,实际上麦园填埋场一天可消化4000~5000吨的垃圾量,如此一来,原本计划使用31.5年的处理场的寿命将受到影响,预计只能服务24年左右。

随后,该经办人告诉记者,由于麦园填埋场只能进行垃圾掩埋工作,无法进行分拣、回收,需要做到垃圾减量化,在实际运行中,垃圾掩埋处理必须通过在垃圾上堆积大量砂土进行掩埋,空间将被大量占据,致使整个掩埋场的空间达到极限。

10年后麦园垃圾场将面临封场

“按照现有的2300吨/日的垃圾进行掩埋,麦园处理场10年后将会填满,这意味着不能再使用了。”肖姓经办人表示,每个城市生活垃圾最终的去向都是填埋场,麦园垃圾填埋场是全国靠近城区较近的场地之一,当“麦园”被垃圾填满后,势必向郊区重新选址,这将加大垃圾运输成本,为此新建一座减量化、资源化的垃圾场显得尤为重要。

从1997年到2012年,南昌的生活垃圾总量每年按6%递增,除了市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外,主要是垃圾场服务范围的扩大。“2002年之前,麦园垃圾场只为四个城区和四个开发区服务,但目前周边县区、乡镇的生活垃圾也纳入进来,导致垃圾总量的增多。”该经办人表示,新垃圾处理场必须满足周边县区垃圾处理需要,目前南昌市城管委正在筹备新建第二座生活垃圾处理场。

新建垃圾场日处理垃圾1200吨

据介绍,新建的第二座生活垃圾处理场——南昌泉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进贤县,该发电厂项目已于2011年3月取得省发改委项目核准,并于当年10月取得了省环保厅的环评批复。目前,该项目三通、道路平整等基础条件也已全部实现,拆迁补偿工作完成后,该垃圾焚烧发电厂就会正式动工建设。建成后将主要对进贤县、南昌县和青云谱区的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并焚烧处理,产生的热能将用于发电。

肖姓经办人称,该项目的建设对生活垃圾实施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投资金额将达4.8亿元,而这也是我省首个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而该项目将购置的两台日处理600吨焚烧炉、2台汽轮发电机组及配套的辅助、附属生产设备,预计项目建成后,该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生活垃圾可达120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量可达40万吨。同时,利用焚烧产生的热能转换成年发电量将超过1亿度。

“首次投入使用时,垃圾的日处理量是600吨,随后每年递增100吨,直达1200吨的日处理量。”该经办人表示,该项目投入使用后,将会分流麦园垃圾填埋场450吨/日的垃圾处理量,同时至少能延长“麦园”4~5年的服务寿命。

焚烧后掩埋残渣不到原量的10%

“估计焚烧后的残渣进入填埋场后不到原总量的10%,这意味着大幅度减少了麦园垃圾场的服务总量。”该经办人说,原本麦园垃圾处理场的沼气发电一年只有2200万度左右,而南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则将资源最大限度地进行利用,年发电量可达1亿度,优势更为明显。

该项目预计2014年投入使用

即将开建的南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与麦园垃圾处理场采用的工艺不同。该项目主要是采用“半干法+活性炭喷射+袋式除尘器”工艺,可使废气排放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燃烧后存留的废渣将制成环保砖进行综合利用。飞灰则经稳定和固化处理达标后运至场内飞灰填埋场进行填埋。

南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利用了垃圾焚烧处理的余热发电的原理,工艺流程包括垃圾焚烧、余热利用,烟气处理、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废渣处理等。由于该项目引进了先进的垃圾焚烧设备,因此发电厂的热效率能达77%以上,能有效回收热能。同时,废水、恶臭、噪音等污染控制技术均采用领先技术,被控制在最小范围,有效避免对城市环境和周边群众生活的影响。

据悉,目前该项目正进行前期工作,今年年底将完成污水处理、焚烧炉等主要设备的安装。整个项目预计2014年完成并投入使用。